“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唱着《勘探队员之歌》,怀着对青海地质事业的满腔热情,把青春和对地质的热爱奉献给了自己最爱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三光荣”精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对党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马忠元,中共党员,地质矿产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同年参加工作,工作于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参加工作后一直致力于都兰县哈日扎矿区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刚毕业的他从事的哈日扎勘查项目也是2010年新上的项目,一切从零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在马忠元校友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年时间的艰苦奋斗,所负责的勘查项目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和收获。
踏上昆仑 奉献青春
当人们沉浸在繁华都市里的万种风情时,地质工作者们正奋战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当人们沉思于洁净舒适的办公室里时,地质工作者们正头顶着烈日翻越一个又一个高山陡坎;当人们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时,地质队员们正与亲人们天各一方,饱受分离的痛苦。对于一名地质队员来说,选择了地质就等于选择了艰苦,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奉献。
2010年从校园走出后,他踏上了返回青海故土、为青海地质事业奋斗的征程。当时地质的春天已然到来,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地质技术人才,而东昆仑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研究薄弱、经济欠发达,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偏远地区。马忠元校友说,“这对于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我能够学习和实践更多地质方面的知识,在青海地质事业中能发挥自身的价值;挑战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的结合仍困难较大;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克服。”
刚开始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差距性,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些陌生和力不从心,但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好学的精神,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学会了地质填图、剖面测制、地质编录、图件制作等技能,很快适应并胜任了本职工作,并且在野外勘查中成了主力。在不断学习实践知识的同时,深深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不足,为此,他还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不断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得以运用。
岁月荏苒,转瞬他在单位已经10个年头了,作为当代青年地质工作者,他深感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勤奋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十年间,在局院党委的带领培养和同事们帮助支持下,他从一名年轻的地质技术员做起,到2012年承担三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到2013年独立承担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再到如今成为勘查部的副主任管理很多项目的同时,仍兼任负重大项目负责人,长年坚守野外一线,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工作实践经验,具备一名地质队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而且能够带领年轻同事一同完成上级交予的各项任务。
攻坚克难 勇于担当
地质事业是艰苦的事业,更是强者的事业。哈日扎矿区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野外地质工作需要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因为环境恶劣,施工难度极大,野外工期年年达到7个多月,连续多年都是单位最晚收队的项目。矿区周边环境复杂,时而发生偷盗、拦堵的事件,为了野外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不仅要有很好的找矿意识及野外组织实施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外部环境协调能力。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外部环境恶劣的哈日扎矿区,在开展工作期间,除了很好的完成找矿任务以外,经常奔走在牧民、地方政府以及甲方和监理之间,练就了一身善于交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作为职工,他已然成为了单位的“老”同志,对新来的年轻人进行传帮带,重视培养工作。作为儿子,对父母怀着深深的感激和愧疚,他说,“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都拿给我,视我如珍宝;参加工作后就想着要好好孝敬父母,可就怕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我永远都无法忘记2013年的那一天!母亲平时体弱多病,感冒了都虚弱的在家里躺好几天;那年出野外之前,我对母亲许诺,等今年从野外回来了陪你去省城的大医院好好检查治病;但是母亲却没能等到我从野外回来。六月份正是野外各项工作紧张开展的时候,白天和同事们早早出工,上山填图,野外没有手机信号,通讯依靠电台,很不方便,等回到驻地时才得知母亲已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顿时感到眼前发黑;等我连夜赶回家里时已过午夜,母亲逝世已经大半天了……后来得知,母亲去世前几天已感到身体很不适,却不让父亲联系我,怕影响工作。作为丈夫,亦对妻子和女儿满怀愧疚,妻子怀孕至生产,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每次去检查都是她一个人,女儿现在近五岁了,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工作,很少陪伴她们,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回眸间,盘点十年岁月的记忆和对成长的感悟,这一系列印记也印证了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决心,对于这段成长历程,我无怨无悔。”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全国人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在家自行隔离,后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挨家挨户排查,马忠元同志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对单位小区住户进行入户排查,彰显了共产党员敢于担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品格。
马忠元工作照
执着事业 找矿突破
正是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不怕吃苦、任劳任怨,面对找矿难题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的作风,十年间用汗水换来了地质找矿的累累硕果。项目从起初的矿点检查、地表追索发现矿体,到逐步开展深部验证评价最终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目前哈日扎矿区圈定了八条规模宏大的矿带,勘查出来的铜铅锌锡矿金属量达到53.3万吨,银矿金属量达到1321.6吨,金矿金属量达到4.15吨,伴生砷25万吨,锗1133吨,镓252吨;实现了多金属矿大型、银矿大型、金矿小型规模的找矿突破,提交了两处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可极大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哈日扎矿区勘查的十年间,已经带给单位的勘查经费超过了1.75亿元,勘查期间已解决超过1500人/次的就业岗位。
更重要的是V、VI矿带达到详查的同时,部分钻孔中发现了隐伏的具强硅化和绢英岩化的含矿斑岩体,这一重大发现使得哈日扎矿区极有可能成为东昆仑地区最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并且,结合矿区的勘查成果和成功的勘查经验也提出了东昆仑东段地区寻找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脉型矿产的成矿理论和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找矿手段方法组合,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
马忠元工作照
锐意进取 频获殊荣
项目成果不断扩大的同时,个人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收获颇丰。他自担任项目负责人起,每年承担两个项目,所负责的项目年年获得好评,主持编写的设计年年获得优秀,野外检查、验收均获得优秀,主持编制的哈日扎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和哈日扎多金属矿普查报告获得优秀。个人在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被评为院级“先进生产者”;2013-2014年度、2016-2017年度被评为青海省地矿局“先进生产工作者”;2016年获得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2018年、2019年被青海省三勘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所负责的哈日扎项目连年获得院级“先进项目组”称号,其中2015年、2016-2017年度获得青海省地矿局“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获得地矿局“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获得地矿局资料展评“一等奖”。2019年所负责哈日扎详查项目获得青海省地矿局“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
2017年院先进工作者
2015年青海省地矿局先进集体
坚守初心 砥砺前行
刚参加工作的他就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2014年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在2017年起担任党支部书记。马忠元同志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克服和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始终秉承“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怀揣为祖国寻找矿藏的初心,常年累月奋战在条件极端恶劣的高海拔地区,担当着为祖国提供资源保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巍峨的大山里、在荒芜的戈壁中践行党的宗旨,传承党的精神,推进党的事业。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人正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自己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回首走过的历程,马忠元校友说:“把无悔的青春献给地质事业,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无限光荣”!这是我们当代地质青年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爱党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奉献,多做贡献,来诠释对党的忠诚。